問路石點滴
在新界郊野,特別是新界東北及西貢一帶仍保留著很多建於清代的石磴古道。由於這些古道連接多條村落及墟市,在村落比較密集的地方,便出現很多分叉路,古道網路因此縱橫交錯。為了讓使用古道的人能辨別方向,古人在分叉路附近豎立一塊略呈長方型的石塊,一般選擇堅硬的花崗岩,其上刻有地方名及方向,此等路標鄉民稱為《問路石》。
與古道的石塊相比,問路石更具歷史研究價值,在這小小的石塊上,往往記載著很多歷史的印記,從石上顯示的地方名便能大概了解該古道的使用者跟哪些地方有聯系,例如透過位於小瀝源黃泥頭附近一塊刻有 “左往西貢 右往大老” 的問路石,便能得知當年西貢已是一個很重要並且是很多村民和旅客往返的地方。
問路石上亦經常出現一些古老的地方名和當年重要的墟市和村落,好像在新娘潭附近的涌尾村,豎立著一塊刻有 “左往鹿頸深圳墟 右往烏蛟田東和” 的問路石, 當中的《東和》,就是今日的沙頭角。
部份問路石更刻有立石者的姓名,對了解附近村落的氏族提供寶貴的資料。例如在新界東北梅子林村附近的《珠門田》問路石上,就刻有兩位分別為黃姓和曾姓的人名,而這正是荔枝窩的兩個氏族,因此推斷立石者應是荔枝窩村民,亦顯荔枝窩在該處一帶的重要地位。
這些記載著本地文化資料的問路石,絕對是珍貴的古跡文物,可惜認識問路石的人卻不多,懂得欣賞和珍惜的人更寥寥無幾,是對古物古跡沒有興趣 ? 還是在走訪大自然郊野的時候少了一份《細賞》的心呢 ? 這裡我為大家介紹幾塊問路石,在本會的活動中亦曾到訪過的。
在新界郊野,特別是新界東北及西貢一帶仍保留著很多建於清代的石磴古道。由於這些古道連接多條村落及墟市,在村落比較密集的地方,便出現很多分叉路,古道網路因此縱橫交錯。為了讓使用古道的人能辨別方向,古人在分叉路附近豎立一塊略呈長方型的石塊,一般選擇堅硬的花崗岩,其上刻有地方名及方向,此等路標鄉民稱為《問路石》。
與古道的石塊相比,問路石更具歷史研究價值,在這小小的石塊上,往往記載著很多歷史的印記,從石上顯示的地方名便能大概了解該古道的使用者跟哪些地方有聯系,例如透過位於小瀝源黃泥頭附近一塊刻有 “左往西貢 右往大老” 的問路石,便能得知當年西貢已是一個很重要並且是很多村民和旅客往返的地方。
問路石上亦經常出現一些古老的地方名和當年重要的墟市和村落,好像在新娘潭附近的涌尾村,豎立著一塊刻有 “左往鹿頸深圳墟 右往烏蛟田東和” 的問路石, 當中的《東和》,就是今日的沙頭角。
部份問路石更刻有立石者的姓名,對了解附近村落的氏族提供寶貴的資料。例如在新界東北梅子林村附近的《珠門田》問路石上,就刻有兩位分別為黃姓和曾姓的人名,而這正是荔枝窩的兩個氏族,因此推斷立石者應是荔枝窩村民,亦顯荔枝窩在該處一帶的重要地位。
這些記載著本地文化資料的問路石,絕對是珍貴的古跡文物,可惜認識問路石的人卻不多,懂得欣賞和珍惜的人更寥寥無幾,是對古物古跡沒有興趣 ? 還是在走訪大自然郊野的時候少了一份《細賞》的心呢 ? 這裡我為大家介紹幾塊問路石,在本會的活動中亦曾到訪過的。
返回 “山野文化”